昆山钣金加工考虑钣金折弯问题汇总
考虑钣金折弯方向问题:特别是有色金属,比如铝板,还有铜板折弯。要看材料轧制的纹理方向,要垂直于纹理方向折弯,不要平行于轧制纹理方向,那样很容易有折弯裂缝。公众号《机械工程文萃》,工程师的加油站!
要预留折弯避让间隙:钣金折弯包边钣金件时,两个折弯面有包边与被包边的关系。要在做展开图时,画出折弯避让间隙。因为折弯到90度时,钣金有折弯回弹,为了避免回弹后不到90度,就需要折弯大于90度,以抵消回弹。所以,要预留间隙做折弯回弹避位用。
钣金多重折弯累计误差问题:钣金折弯精度不是很高,一般控制在0.2毫米之内。折弯高度越大,折弯精度越低。在折弯面有安装孔,螺纹孔,压铆螺钉,压铆螺母时,要充分考虑累计加工误差。采用安装过孔增大或安装孔设计为腰型孔等,避免安装误差。方便后续安装。
要考虑钣金压铆螺钉或压铆螺母,孔距离折弯边太小的问题:折弯时,有弯曲变形和拉伸变形同时存在。有孔、缺口离折弯边过小,会造成孔、缺口拉伸变形。一般离开折弯边为4.5倍材料厚度时,就不会有折弯变形问题。

昆山钣金加工之折弯问题汇总
问题一:折弯边不平直,尺寸不稳定
原因:
1、设计工艺没有安排压线或预折弯
2、材料压料力不够
3、凸凹模圆角磨损不对称或折弯受力不均匀
4、高度尺寸太小
解决办法:
1、设计压线或预折弯工艺
2、增加压料力
3、凸凹模间隙均匀、圆角抛光
4、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问题二:工件折弯后外表面擦伤
原因:
1、原材料表面不光滑
2、凸模弯曲半径太小
3、弯曲间隙太小
解决办法:
1、提高凸凹模的光洁度
2、增大凸模弯曲半径
3、调整弯曲间隙
问题三:弯曲角有裂缝
原因:
1、弯曲内半径太小
2、材料纹向与弯曲线平行
3、毛坯的毛刺一面向外
4、金属可塑性差
解决办法:
1、加大凸模弯曲半径
2、改变落料排样
3、毛刺改在制件内圆角
4、退火或采用软性材料
问题四:弯曲引起孔变形
原因:
采用弹压弯曲并以孔定位时弯臂外侧由于凹模表面和制件外表面摩擦而受拉,使定位孔变形。
解决办法:
1、采用形弯曲
2、加大顶料板压力
3、在顶料板上加麻点格纹,以增大摩擦力防止制件在弯曲时滑移
问题五: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原因:
1、凹模圆角太小
2、凸凹模间隙过小
解决办法: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问题六:制件端面鼓起或不平
原因:
1、弯曲时材料外表面在圆周方向受拉产生收缩变形,内表面在圆周方向受压产生伸长变形,因而沿弯曲方向出现挠曲端面产生鼓起现象。
解决办法:
1、制件在冲压最后阶段凸凹模应有足够压力
2、做出与制件外圆角相应的凹模圆角半径
3、增加工序完善
问题七:凹形件底部不平
原因:
1、材料本身不平整
2、顶板和材料接触面积小或顶料力不够
3、凹模内无顶料装置
解决办法:

1、校平材料
2、调整顶料装置,增加顶料力
3、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4、加整形工序
问题八:弯曲后两边对向的两孔轴心错移
原因:
材料回弹改变弯曲角度使中心线错移
解决办法:
1、增加校正工序
2、改进弯曲模结构减小材料回弹
问题九:弯曲后不能保证孔位置尺寸精度
原因:
1、制件展开尺寸不对
2、材料回弹引起
3、定位不稳定
解决办法:
1、准确计算毛坯尺寸
2、增加校正工序或改进弯曲模成型结构
3、改变工艺加工方法或增加工艺定位
问题十:弯曲线与两孔中心联机不平行
原因:
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极限高度时弯曲部位出现外胀现象
解决办法:
1、增加折弯件高度尺寸
2、改进折弯件工艺方法
问题十一:弯曲后宽度方向变形,被弯曲部位在宽度方向出现弓形挠度
原因:
由于制件宽度方向的拉深和收缩量不一致产生扭转和挠度
解决办法:
1、增加弯曲压力
2、增加校正工序
3、保证材料纹向与弯曲方向有一定角度
问题十二:带切口的制件向下挠曲
原因:
切口使两直边向左右张开,制件底部出现挠度
解决办法:
1、改进制件结构
2、切口处增加工艺留量,使切口连接起来,弯曲后再将工艺留量切去
保证折弯间隙,避免折弯干涉
由于钣金折弯公差的存在,在钣金折弯的运动方向上,需要保证一定的折弯间隙,以避免折弯时干涉而造成的折弯失败。
保证折弯强度
钣金折弯时需要保证折弯强度,长而窄的折弯强度低,短而宽的折弯强度高,因此钣金折弯尽量附着在比较长的边上,如图,同样功能的一个折弯,原始设计中因为折弯附着在比较短的边上而折弯强度低,改进的设计折弯附着在比较长的边上而折弯强度高。
避免复杂的折弯
钣金折弯工序越复杂,模具成本越高,折弯精度越低,而且复杂折弯可能造成零件材料的浪费,因此,当钣金具有复杂的折弯时,可以考虑将复杂的折弯拆分成两个零件,通过拉钉、自铆或点焊等方式装配。
钣金的折弯次数越多,折弯公差就越大,钣金的多重折弯很难保证尺寸的准确性,这就是钣金折弯上的螺钉孔、拉钉孔和自铆孔很难对齐的原因。
钣金件折弯次数很多时,需要注意什么
1、要考虑折弯机的刀具是否符合图纸纸R的要求。
2、要看折弯机的下刀或夹具是否挡住下次折弯的位置。
3、看上次折弯在本次折弯后,是否与折弯刀具和夹具刚蹭、碰撞。
4、看最后要折弯的那一道是否与折弯刀具和夹具刷蹭、碰撞。
5、看是否可以利用上次折弯的尺寸做为下次折弯的定位基准。
折弯一般顺序
1、先短边后长边:一般来说,四边都有折弯时,先折短边后折长边有利于工件的加工和折弯模具的拼装。
2、先外围后中间:正常情况下,一般是从工件的外围开始向工件的中心折弯。
3、先局部后整体:如果工件内部或外侧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折弯的结构,一般是先将这些结构折弯后再折弯其他部分
4、考虑干涉情况,合理安排折弯顺序:折弯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折弯的形状或工件上的障碍物适当调整加工顺序。
以上就是钣金设计需要考虑钣金折弯的问题,钣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折弯工艺,了解折弯工艺,设计是为了能够加工成产品。不能忽略钣金折弯工艺的限制。